当前位置 首页 韩国剧 《20世纪少男少女》

剧情介绍

  浦泽直树的漫画《20世纪少年》在故事开始前有3个不同点,故事情节也与人物无关。      △《20世纪少年》   最初的序幕发生在1973年,是一座让人联想到电影《刺激1995》的桥,当时还是中学生的主人公健儿闯入学校的广播室,播放摇滚乐队T-Rex的经典名曲《20th century boy》,以为在校园里第一次响起摇滚就能引发革命好像没有发现全校的学生。就这样什么都不会改变。      △《20世纪少年》   第二个序幕是2001年发生的联合国总部。在表彰致辞者在20世纪最后一天拯救了世界上的几个英雄之后,画面在我们还没有看到那个英雄们的脸的时候,跳入了另一个时刻不明的第三个序幕。   深夜,睡着的少女被地震震醒了。她走在窗前,打开窗帘后,看到足以遮住窗帘的身影,看到了朝着她方向逼近的巨大机器人。      △《20世纪少年》   在这里先跳过第一个序幕吧。只要看过《20世纪少年》,就知道第二个序幕是一个惊人的转折点。第三个序幕是后来出现在“20世纪少年”的最后一个故事,也就是故事进入尾声的高潮。      △《20世纪少年》   《20世纪少年》的角色很多,是一个长达数十年的复杂故事,主人公健儿在小时候的挚友自杀后,收到了对方临死前寄来的信,询问健儿是否还记得信中描绘的奇怪图案。   调查后,健儿发现这是邪教团体的标志,邪教的创始者在20世纪最后一天向东京派遣了巨大的机器人,秘密计划了包括在世界各地散布病毒的恐怖袭击在内的一系列阴谋。      △《20世纪少年》   更令人意外的是,健儿在调查的过程中,想起了那个标志是小时候和几个玩伴共有的自制旗帜的图案。      △《20世纪少年》   《20世纪少年》和上下两册的完结篇《21世纪少年》的故事实在太庞大了,上述部分其实只不过是前期的故事。   从之后的发展来看,通过漫画第二幕和第三幕,浦泽直树的卧底功力和从一开始就计划整个故事的结构的细心令人吃惊。      △《20世纪少年》   但是,实际上情况是完全相反的。   根据浦泽直树的说法,理想的推理悬疑不是一开始就设定了全部的典型路线,而是接近斯蒂芬·金的创作方法,也就是说,放任角色自己进行故事发展,不一定能确定作者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20世纪少年》   有趣的是,第二幕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的表彰大会实际上是“20世纪少年”最初的灵感来源。那时,他参加了《Happy⇔网界魔女》(快乐)的完结篇庆祝宴会,回到家洗澡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联合国大会的报告声。   “如果没有他们,就无法迎来21世纪。”      △《20世纪少年第2部:最后的希望》   这篇文章让人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在诞生了这部作品的想法的同时,当时是1999年,但是在故事中2000年的除夕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不马上进行的话就来不及了。   因此,发表《20世纪少年》连载的时候,连主角应对怎样的敌人都不知道。这是最后一次联合国大会的故事,与描绘序幕时的构想完全不同。      △《20世纪少年》   第三个序幕更奇怪。他画了那座桥后,编辑以为三个序幕太乱了,问过应该不应该取。   当时的浦泽完全不知道那个少女是谁,隐约感觉到“20世纪少年”在最后一定会发展到那个段落,并且有效地暗示了读者这个故事的未来的庞大,所以就连故事变成什么样都不知道,就这样留下了。      △《20世纪少年》   斯蒂芬·金写小说就像挖掘化石一样,作者只能大致推测其全貌,但是在挖掘过程中,发现了很多与自己的预想不同的东西。故事本身并不是被创造出来的,而是原本就在那里,等待着你的发现。   根据浦泽先生的说法,他的创作方式确实受到了金钱的影响,从整体构造来说,“20世纪少年”和金的经典作品“那个”(It)也明显相似,主角们的童年和大人的时代交错着。      △《20世纪少年》   日后,他又进一步影响了《尸速列车》的导演延尚昊,使《地狱公使》得以拍成电视剧,向《20世纪少年》致敬,也就是说,他让《地狱公使》创造了《地狱公使》。      △《20世纪少年》   虽然看起来像是有着缜密的计划,但实际上却有很多事先没有设定的创作方法,在浦泽自己连载《20世纪的少年》期间,感觉就像是把玩具箱全部翻过来,注入了所有的压箱宝一样。   那个故事从他的手中持续失去控制,变成了无限延伸的联想游戏,最终将许多角色的故事连结起来,再加上世界整体姿态的特质交织在一起,使作为创作者的他感到快乐。      △《20世纪少年》   对他来说,“20世纪少年”的核心其实是虚构的文化史,以昭和文化为基础,在某个时刻切入虚构的故事,从各种角度开始描绘生活在虚构世界的人们。   因此,“朋友”的身份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目光,但在第一话中故事已经确定,对浦泽来说是最不重视的一环。      △《20世纪少年》   我认为“朋友”的角色本质是产生一种不是某个特定的人物的感觉。   因此,使用“朋友”这个称呼,也会让人觉得对方就在附近,但这是为了让人看到一种看不出他的真实面貌的奇特的距离感。      △《20世纪少年》   而且,到了“20世纪少年”的最后一幕,当另一个“朋友”的名字被暴露的时候,读者也对自己和书中的角色陷入了一模一样的立场而感到惊讶,必须从一开始就注视过去。   有趣的是,漫画结束后,浦泽的“20世纪少年”的发掘过程还没有结束。      △《20世纪少年》   以《20世纪少年》为原作,由提幸彦导演、唐泽寿明、丰川悦司、常盘贵子、平爱梨等主演的3部电影于2008年至2009年上映。   参与剧本化的浦泽被导演说希望看到与原作不同的结局,虽然在连载中没有明确,但却让人感觉到故事应该这样发展的角色的动机。      △《20世纪少年》   因此,对于他来说,影片的结局其实是《20世纪少年》的真正结局,不但在角色发展上有更明确的完全解释,也让人更认识到《20世纪少年》其实是赎罪和谢罪的关系故事,描写了一些更小的事情最终会如何影响别人命运的过程。   因此,《20世纪的少年》是一部时而热血的故事,浦泽也表示,这部作品的最后想描写的是热血冷却后,能够冷静地看到一切的视点。      △《20世纪少年》   在讴歌过去的美丽的同时,也想表现出不能被过去束缚的事情。结果是面向未来,告别过去的内在主题,也就是所谓的回忆。虽然是支撑我们的原动力,但也是破坏所有两面的刀刃。   这样互相映画的关系,就像真名的出处T-Rex的「20th century boy」的歌词一样,在反复播放「20th century toy,I wanna be your boy」的副歌歌词中,突然移动Toy和Boy两个单词的位置歌词的最后一句话也许改成了“20th century boy,I wanna be your toy”。      △《20世纪少年》   像这样的情况,很多立场和观点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不知不觉中可能会慢慢发生变化。我们终于停下来回头看,以为永远不会变的东西,其实早就变了,还得再轻一点。   对了,关于“20th century boy”,我们需要补充最初的序幕,这可能是一个影响很小的例子。      △《20世纪少年》   那个健儿给全校学生播放了“20th century boy”,是浦泽的体验。他在中国拜托电视台的前辈午休时播放《20th century boy》,我想这首歌一定会震撼校园,但最后却没有得到任何反响。   几年后,在《20世纪少年》的连载中,著名音乐家小室哲哉寄来了一封信,信中说他非常喜欢《20世纪少年》这部漫画,两人约定一起吃饭。      △《20世纪少年》   他们见面后,浦泽对小室说,在同一个国家里读着,两人只剩下一次,然后说最初的序幕是根据当年的经验改编的。   小室听了之后,说其实还记得这件事,是广播公司的成员之一。      △《20世纪少年》   午休时负责唱歌的不是他,放学后也一直在想“20th century boy”是谁选的曲子,记得和浦泽见面后,得到了花了很多年的答案。   在漫画中,健儿以为谁都没有注意到这首歌,但“朋友”听了。   实际上,浦泽的委托,成了小室记忆中过去的回忆。   这正是一切的开始,也是一切的结束。

??

Copyright © 2008-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