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海外剧 《最后的救赎》

剧情介绍

  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事变爆发,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们匆匆向西逃窜,赶到西安才停下来,光绪二十七年(1901),又回到北京,经过511天,史称“庚子西狩”。   经过这一事件,晚清江山岌岌可危,改革已成为晚清政府不得已的唯一选择,使大清残舰向现代化转变方向迈进困难。   10年后,武昌起义爆发。同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清朝正式灭亡。   01、内忧外患的晚清帝国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1月29日,在西安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公布了上谕,向以上大臣详细讨论了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等问题,清末新政正式启动。   上谕说:“……世上有万祭不易的常经,没有一成不变的治法。贫变通久见大易,损益为论语所知……总而言之,法令并非如此,要求束缚不破,要求奋发,更难展开讨论……”   突然的新政权改革背后似乎有很深的要素。   另一方面,8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给晚清政府的权威带来了巨大打击,封建统治动摇,统治危机带来了空前的严重。在这个背景下,无论是慈禧还是其他官员,都清楚地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尤其是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革命力日益增长的情况下,新政改革迫在眉睫。   另一方面,义和团的经验使帝国主义列强特别感到分开中国是危险的,再加上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最终使清政府作为其共同的统治工具加以保全,实行“以华治华”,使清政府存续,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不仅要求清政府改变弱小无能的状态,还给予了改革相对稳定的环境。   中国古代建筑   但是,新政改革太突然了,很多大臣都抱着疑问,互相观望。   变法诏令颁布后过了两个月,领队、扶助的成员静静地坐着看情形,但由于没有人提出建议,慈禧太后不得不再次督促各地“条议具奏,请不要再延期了”。此时,执政党和在野党对于变法的态度表面上是顺从的,但各自都抱有疑问。   截至4月25日,山东巡抚袁世凯率先上书,主张循序渐进,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具体包括慎重号令、教官、崇实学、增实科、开民智、重游历、定使例、口实、余裕支、修武备十部分。   袁世凯的建议全面深入、切实可行,受到朝廷的重视,但没有奏折。只是作为重要的参考,毕竟袁世凯的政治影响力不足。   之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名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为改变政治人才首先听从命令折衷”、“奉命计划变法整顿中法十二条折”、“奉命计划变法采用西法十一条折”,被朝廷采纳这是清政府实施新政的蓝图。   02、强力变法措施   晚清以来,清政府共进行了三次改革,第一次是洋务运动,从经济上的小部分只学习了西方。第二次是戊戌变法,有资产阶级参加,带有资产阶级改革的色彩,但其本质仍然是统治集团内部权力斗争的斗争。第三次是清末新政,这次改革是清政府最诚挚的改革。   进行经济改革,实现经济自由。光绪二十九年(1903)9月7日,清政府设立商部,提倡官商设立工商企业,颁布相应的章程,给予创业有效的荣誉头衔。这些做法都有利于民族工商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繁荣。   政治改革、机构简化、立宪的准备。官制改革是清政府新政的重要内容,其中包括“裁冗役所”、“裁吏役”、“停止捐款”,统治机构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最重要的变革是预备立宪,是以日本为榜样实施君主立宪制,将政治体制的变革置于核心地位的准备。   法制改革走上了西方和西方的轨道。1902年,清政府设立了修改法律馆,派遣沈家本、伍廷芳为修改法律大臣,主持修改法律。《公司律》、《破产律》、《钦定宪法大纲》、《大清现行刑罚》、《大清新刑律》等法律形式采用了西洋资产阶级的法律,内容虽然封建性很强,但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袁世凯故居   军事改革、新军训练。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8月29日,清政府下令全国停止武科科举考试。9月11日,各省下令仿照北洋、两江建设武备学堂。9月12日,全国各省告诫“削减旧军,编训常备军”,在全国开展编训新军活动,对今后中国军队的军制、作战、训练、编制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教育改革、废止科举、办学、留学派遣。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9月4日,清政府将各省城书院改为大学堂,各府书院改为中学,各县书院改为小学堂。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9月2日,光绪皇帝呼吁废止科举制度。在废止科举的同时,清政府要求各省筹集经费让学生出国学习,将西洋思想进一步传到中国,打击了旧封建制度。   但是,从改革内容来看,清末的新政改革很广泛,远远超过了洋务运动,可以决定政治体制的变化,可以看出其决心和诚意。   03、预想的改革结果   清末新政必须推动经济发展,推动政府财政收入增加,推动政治、军事、教育现代化,把西方进步思想传到中国,说有一定的历史进步。   然而,与期望相反的是,巩固了清王朝统治的清末新政,不但没有拯救清王朝的统治,反而加快了清王朝灭亡的速度,成为了清王朝自掘坟墓的革新。   首先,新政府错过了改革的最好时期。国家有问题的话,需要改革,但是需要适当的改革时期。不那样做的话,会适得其反。   回顾新政改革的总体内容,与戊戌变法几乎没有差别,可以说是戊戌变法的翻版。戊戌变法被顽固派杀害2、3年后,又一次被捡起来,试图拯救危险的晚清统治,但他不顾改革环境已经不同,病情急转直下只好去看医生,结果不如医生。   进一步改革加重了平民的负担。改革内容全面壮大,但许多改革需要资金,改革措施远远超过了清王朝所承担的财力和国力。由于巨额赔款、新军的编纂、教育投入,清王朝的财政崩溃,让地方官员任意开拓财源,把新政的负担转嫁给百姓的头上,平民和清王朝更加离心。   同时急于成功的清王朝忽视了内部矛盾的调节。面对穷困统治的困境,清政府通过激进的改革方式,急速缓和矛盾,复兴中央权威,巩固自身统治,却不顾新政改革带来的矛盾。例如,在改革的过程中,清政府不断地对满族贵族,特别是皇族内阁的出现进行集权,进一步激化满汉矛盾,招致立宪派清政府的失望,使统治危机激化。急于求成的改革战略失去了人心,没有发挥协调各方面利益的作用,实施中也很困难,最终走向了改革初心的相反方向。   辛亥革命博物馆   最后,改革内容本身具有革命性。编练新军可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但被革命党和袁世凯使用,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鼓励实业可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促进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增强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瓦解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派遣留学生,为国家输送人才,但没想到他成了宣传革命思想的主力军。   正如特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反复强调的那样,政府最危险的时候可能是陷入全面危机并采取救济措施的时候。庚子事变后,清政府内担心外患,像是重病的人。因此,清政府以清末新政为切入点,加强国力,恢复权威,但改革本身并不想招致自己的灭亡。

??

观看《最后的救赎》的还喜欢

Copyright © 2008-2022